2021-12-05 17:13:13
如果建筑有修辞,
慢慢来品味,
瘦西湖里,每一个亭台楼阁,
每一个飞檐翘角,每一处曲径通幽...
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。”
——卞之琳《断章》
桥梁,园林中重要的构筑物之一,
在瘦西湖中,
作为东方古典美学意象,可谓酣畅淋漓。
平桥、拱桥、亭桥、廊桥......
瘦西湖上横亘的桥,形状名称各不相同,
似虹似亭各有千秋。
心境不同,立于桥上看到的湖景之美,
与湖畔看到的也有所不同。
瘦西湖以水为轴,
蜿蜒曲瘦的湖岸、狭窄修长的湖面,
水回环,路回环,走这桥,跨那桥,
巧妙布置,左右通达,
它们能使我们到达理想的彼岸,
也使我们看到了理想的美好和诗意。
有的气势磅礴,在园中成为名胜佳景,
如五亭桥;
建于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
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,
“上建五亭、下列四翼,桥洞正侧凡十有五”。
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,
也有北方之雄。
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曾评价说:
“最秀美的、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,
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了”。
中秋之夜,
可感受到“夜听玉人箫”的绝妙佳境。
有的津津乐道,背后有无数故事,
如二十四桥;
二十四桥是一座由山涧栈道、单曲拱桥、
三折平桥和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。
山涧栈道由黄石垒成,雄浑古朴。
单曲拱桥为汉白玉栏杆,
如玉带飘逸,似霓虹卧波。
该桥长24米,宽2.4米,栏杆24根,
上下各24级台阶,
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。
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,
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,
周围遍植馥郁丹桂,
使人随时看到云、水、月、花。
郁达夫曾评论:
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。
当然位列瘦西湖二十四景的
虹桥揽胜、四桥烟雨,
也是不能错过的.....
清乾隆二十四景之一的虹桥揽胜,
又名虹桥修禊。
它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,
因围以红栏,故名“红桥”,
清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桥,仿佛“彩虹卧波”。
当年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足迹和诗文,
著名的有曹寅、孔尚任、郑板桥、卢雅雨等。
清代二十四景之一,
初建于康熙年间,乾隆曾临幸此地。
站在四桥烟雨楼上,
南眺大虹桥,如巨龙饮水;
北望长春桥,横架两岸,贯通东西;
西顾五亭桥,如莲浮水面;
俯视四桥烟雨楼下,春波桥连接小岛和堤岸。
每当朝雾暮霭之际,烟水空蒙,
四桥如彩虹蜿蜒出没其间,极云水飘渺之趣。
桥映在水中,
也是极具中式美感与智慧的景色。
在四时、朝暮、晴雨或远近的变化中,
折射出不同的情感。
众多的桥,
丰富和提升了瘦西湖园林文化的精神内涵,
岁月变换,它们波澜不惊,
正如那静卧的倒影,
恬静,安然。
这些桥你都走过了吗?
走在桥上你又知其名字故事?
不妨再去瘦西湖走走转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