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夏日湖上胜景赏荷藕文化是种什么体验?

2020-07-18 15:07:29

仲夏,

正是赏荷好时节,

本周开启瘦西湖荷文化之旅吧!

 

以园林闻名的瘦西湖,

当下不仅有《扬州画舫录》里所描绘的

十里荷香不断,两岸柳色绵延

盛放的荷景,

更有很多因荷花而得名的文化景点。


荷花又称莲花,

莲(荷)花意象在瘦西湖园林中

有很多体现。

究其根源,

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,

多次御临瘦西湖诸家园林,

由于皇帝偏爱佛教文化,

负责南巡的内政部门、地方官员和盐商富户,

调动能工巧匠,

精心设计,

把莲(荷)花意象用得巧妙别致。

 

莲花桥


      俗称五亭桥,是瘦西湖的标志。该桥建于莲花堤上,是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而建。最为人熟知的五亭桥,学名莲花桥。

从半空往下看,

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

就象冉冉出水、永久盛开的莲花,绽放于水面。


五亭桥把扬州文化表现的淋漓精致:

五亭造型灵动轻快,是南方建筑的特色

而桥身厚重敦实,是北方建筑的特点

融南秀北雄为一身

既有南方的风雅,

又有北方的稳健。

扬州文化的风格就叫雅健

莲花与水共生

桥因水而建

这朵莲花有个性

是扬州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IP


荷浦薰风


      净香园,位于瘦西湖的东大门,在大虹桥东堍北侧。此处原是清乾隆时期两淮八大总商之首江春的别业,原名江园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第三次南巡时赐名净香园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,御书结念底须怀烂熳,洗心雅足契清凉联,又书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联。乾隆三十年(1765),再赐御书怡性堂匾额,并书雨过净猗竹,夏前香想莲联,可见乾隆皇帝对净香园中满湖荷花的情有独钟。园内有清华堂、杏花春雨之堂、蓬壶影、涵虚阁、秋晖书屋诸景。涵虚阁外构小亭,乾隆赐名并御书匾额荷浦薰风


柳占三春色,荷香四座风

这地方有一个醉人的景名荷浦薰风

荷浦谓众多荷花出于水面,

薰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,

现在这里池中栽种的是

扬州荷花名品——“广陵红

夏日立岸边,

湖内见田田莲叶,朵朵荷花,

风中摇曳,清香溢远,

于此好体味

薰风自南至,吹我池上林的情趣。


瘦西湖畔多有楹联,

赏花之余,

这些荷花楹联,

与荷花美景互相映衬,

融合一体,

突出沿湖赏荷情趣。


一水回环杨柳外,画船来往藕花天

      此联描绘了小金山琴室的滨湖景色。明是写景,实是道琴,表述美妙的音乐从琴弦上绵延不绝地流淌出来。


四面绿荫少红日,三更画船穿藕花

      此为西侧绿荫馆楹联。一是藕花天,一是穿藕花,不仅写实,且对景生情,寻意探胜。


天上碧桃和露种,门前荷叶与桥齐

      此为静香书屋天然桥楹联,此联描绘山景与水景,以和露种的高阜碧桃与与桥齐的湖中荷叶,高低映衬,构成和谐的色调,于此书屋静心读书,自然会令人感受到环境的静香



藕香桥


       “藕香桥为砖石拱桥,原名法海桥。始建于明朝嘉靖四年(1525),后经扬州卫指挥火晟重建。清朝莲花新河未开之时,船只需经法海桥下才能驶往平山堂。1963法海桥整修,桥上石阶重新铺设,桥栏由石制改为混凝土制,柱头饰莲花,桥下湖道遍植荷花,桥名改为藕香桥 “莲性寺东南有藕香桥通往叶林

这里环境清幽, 游人渐疏,

 漫步桥上 ,

细品两边桥栏上的装饰,

似乎充满一种禅机

让人心沉似水。

桥栏柱头上的朵朵莲花,

依次开着,

与夏日桥下莲荷碧波连成一片,

是夏日不胜清凉之处。



莲性寺


      莲性寺位于五亭桥东南一个四面环水的岛上,原名法海寺。始建于隋末唐初,重建于元代至元年间,咸丰年间毁于兵火,光绪年间重建。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)南巡扬州,赐名莲性寺,并赐众香清梵匾,寺僧勒石建亭供奉。门前为法海桥,寺后则为莲花桥。


莲性寺四面环水,

北有莲花桥,南有藕香桥,

目之所及,总有莲花,

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

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

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

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

今天的莲性寺比起那些盐商宅子小得多,

却是幽静夏日,

让人感觉无穷禅意的去处。


荷主题文创产品



瘦西湖的风光无限好,

但这些美景在以前是无法打包带回家的,

如今,瘦西湖文创商品的诞生,

让这个想法变成现实,

瘦西湖游礼买买买!

 

自豪!

瘦西湖的荷文化可远溯到隋代,

不仅可观可买可吃,

背后还有很多的故事,

今夏,来瘦西湖,

开启一场高颜值纯内涵的赏荷文化之旅吧!